一起向未来比赛:江苏U18女排轻取广东,山东U18横扫上海******
又有一个女排比赛开始了,一起向未来青年女排比赛从8月5-10日在湖南郴州体育训练基地举行,全国12支07年1月1日后出生的球员组成的青年女子排球队将参加这次比赛。国内目前有江苏,上海,辽宁,天津,山东,北京,福建,深圳,河南,四川,浙江,云南,广东,江西,河北等15支球队。
看来只有山东,江苏,河南,福建,四川和天津派了专业青年队过来(目前确定的只有山东,江苏和河南),其他六支队伍都是学生军。
参加这次比赛的山东青年队:
主攻:11肖宇彤179,12张煜欣188,15韩偲淼190
副攻:17司静雨195,4任维瑜190,1新人,
二传:7周司玉181,14沈珂昕180,18新人
接应:16张靖蕙如195,10宋泓又189
自由人:2高钰婷170,5新人,9毕瑜171
比赛中,山东女青吊打上海普陀体校,看来上海没派U18去打。山东女青有一个身高超过190的主攻韩偲淼,打的不错,山东女青很强,司静雨,张靖蕙如打的都很好,她们绝对是苏青U18全运会的最强对手之一。
江苏U18女排3位主力魏伊杉,翟宇睿和常子鑫去支援一队打全锦赛,张籽萱在国家队备战世锦赛,其他12人将参加这次比赛。
江苏U18参赛名单(带号码):
主攻:16张一佳,23韩欣宇,12陈欣怡
副攻:3陈晓辉,2郭中楠,1唐境霞,13陈馨怡
二传:9施佳仪,15萱亚辰
接应:5陈嘉羽
自由人:6刘茗月
对阵广东青年队,江苏3:0轻取,第三局打到20:13时,替补二传萱亚辰上,这样场上就有三个是10年出生的三线队员。
首局刚开始不久韩欣宇进攻2次被拦1次扣失,沈导即刻换上12号陈欣怡打大主,小姑娘第一次正式打比赛,上场后比较紧张,一传和防守都不太好,不过后二局打的还行,发球不错得了4分没有失误。
从比赛来看,二个10年出生的主攻张一佳、陈欣怡一传和防守都有问题,进攻力量也不足,拦网起跳时机的掌控也不太行,但能上场打球就好,她俩的球龄还太短只有3年多的时间,还需要更多的训练和比赛让她们成长。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2025年女排世联赛观感之六十三******
主攻线应该是这支中国女排实力最为强劲的位置。当然,这里面我们必须要算是一直在名单中的李盈莹。吴梦洁作为上个周期的替补主攻,虽然在巴黎奥运会上因为失误而遭到球迷诟病,但是从洛杉矶周期开始的这届世联赛的比赛来看,在李盈莹缺阵的情况下,她很好的挑起了全队调整攻的重任。吴梦洁的进攻特点就是击球点高,而且作为副攻出身的她,脚下非常灵活,这就保障了她在进攻时能够找到最为合理的人球关系的点位,看吴梦洁的进攻,进攻高度和滞空能力都很突出,这也是她能够下球得分的重要原因。世联赛得分榜单上,吴梦洁以255分、每局5分的效率位居第一,队友庄宇珊紧随其后,靠225分、每局4.25分排在第三,仅落后于法国的恩迪亚耶。可以说,中国队的主攻线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考卷。
以吴梦洁和庄宇珊作为首发主攻搭档,已经是这支队伍比较稳定的人员搭配。这样的人员安排相对合理。庄宇珊一传相对稳健,而且进攻端也比较敢下手。这届国家队的主攻进攻有一个特点,后排主攻在一号位的后攻进攻的次数非常多,很多时候,后排接应和后排主攻是轮番在一号位发动进攻。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缓解前排主攻的进攻压力,也就是说,我们的这个战术其实是把后排主攻和后排接应合成一个强力接应来用。这样也就达到了欧美队伍的接应在后排时通过右翼进攻来保障前排渡轮的效果。这个战术在分站赛使用得非常频繁,可以说是这支队伍一个重要的进攻战术。包括用唐欣替换龚翔宇,也是在一号位发动后攻完成进攻。不过随着分站赛的不断推进,这个战术的成功率我觉得还是在下滑。
吴梦洁作为核心进攻队员,在后排主要是发动六号位的后攻。中国队有一轮战术就是吴梦洁在六号位隐形站位,通过前排庄宇珊和自由人以及接应保障一传,吴梦洁在六号位发动进攻。这个战术也使用得非常频繁,但是在面对和我们在本届世联赛已经打了三场比赛的波兰队时,还是遇到了科尔内卢克的盖帽式拦网。波兰队和我们在分站赛交手,在总决赛之前的热身赛交手,加上1/4决赛,她们统共和我们打了三场。我们的发球带动拦防主要是把卢卡希克给发崩,而波兰的策略就是破掉我们的一传之后在拦网环节抓我们的重点进攻人,进攻端主要集中在我们二传和主攻庄宇珊手上。一个细节,庄宇珊在前排时有一个战术攻加塞,第一次打,波兰队副攻完全没有跟进,第二次打,科尔内卢克已经半到位,第三次打,小庄已经没法扣球只能改为吊球。
这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还是双主攻需要明确各自分工,尽可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吴梦洁的强项在于进攻、发球、拦网。她的一传和后排的防守确实不算太过出挑。而且,作为核心进攻队员,如果一直在完成地面保障工作,她也不可能再有精力去完成网口任务。所以,这个队伍的一传和地面还是需要小主攻和接应来帮忙。现在庄宇珊应该有四轮一传能够做到到位,但是这还远远不够。看看加比就知道了,巴西队能够和意大利队撕满四局,靠的就是加比的一传。即便将来李盈莹康复之后归队,也要从四轮一传的任务做起。中国队的边攻如果没有一传,是不可想象的。就算作为核心进攻队员,吴梦洁至少也得接两轮,如果真像欧美队伍那样双主攻各自接满六轮一传,我们基本就打不起来。
这里就涉及到主攻替补的问题,鉴于吴梦洁和庄宇珊在本届世联赛的惊艳发挥,李盈莹、董禹含、唐欣的使用就显得特别考验教练组的格局。李盈莹相对来说比较好安排,毕竟,作为巴黎周期的核心进攻队员,而且她在巴黎周期的一传能力突飞猛进,无论是作为大主攻,还是小主攻,无论让她作为进攻的破局者,还是一传的保障者,都没有什么太大问题。这三位队员组成的主攻线,只要正常发挥,是能够和世界上任何一支队伍的主攻线相比较的。那么,唐欣和董禹含呢?唐欣需要尽快完成的,其实还是上次我们提到的一传问题。作为身高一米八四的边攻手,一传能力至关重要。唐欣在世联赛初次登场的时候在进攻端表现极为抢眼。但是其后,她的替补登场所发挥的作用就越来越小。究其原因,刚开始的时候,对手并不熟悉,所以面对唐欣的腰线大力扣球不太适应。
但是职业球员的能力就在于,一旦和你交过手,就不会让你重复打同样线路。唐欣的腰线发力虽然很有力量,但是高度放在世界女排圈并没有什么优势,如果不能突破自己在一传环节的短板,唐欣就基本没有竞争力。而对董禹含来说,她高度相对有利,而且有跳发,一传也在不断提升中。其实完全可以考虑把董禹含挪到接应位置。尽管她可能扛不起龚翔宇的一传和防守任务,但是网口上小董还是比较能打的,与其在左翼做第四主攻,不如挪到右翼,毕竟,这届国家队的替补接应,无论是杨舒茗还是范泊宁,都只能算是国青队员,在力量和技术上面没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