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浙大青年博导坠楼,多位相识者接连发声

(图1)

美方计划于2025年部署针对中俄的反卫星武器 国防部回应******  11月15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记者:据报道,美军太空作战司令近日称,中国正以难以置信的速度研发大规模、多种类太空武器,此举极具威胁性。美方计划于2025年部署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反卫星武器。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

  张晓刚:美方借口所谓的“中国太空威胁”部署反卫星武器,完全是颠倒黑白、贼喊捉贼。美国将太空界定为“作战疆域”,持续扩张太空军力,组建太空军事同盟,推进太空战场化,严重威胁各国在太空的共同安全和发展权益。事实一再证明,美国是太空安全的最大威胁、太空军备竞赛的最大推手。

  中方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太空,反对太空武器化和太空军备竞赛,推动在太空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敦促美方停止散播不负责任的言论,停止在太空扩军备战,为维护太空持久和平与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专家解读/极端天气将更频密 宜早应对******

  近日,全国各地遭受高温暴雨夹击。当华南华北西北遭遇超强大暴雨,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双双惨重,中部省市却被极端高温炙烤,川渝多地气温超过42℃,最高甚至达到44.2℃,一些地区或将面临旱涝急转的险情,而这样的极端气象情况似乎越来越常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趋势,不断挑战人类的生存极限。而二者之间呈现怎样的关系,极端天气究竟由谁造成?

  天气和气候主要的差别在于时间尺度,前者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环流及其导致的现象,后者指较长时间的天气现象的平均态。专家表示,所处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变化、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共同作用,造就了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气候。笼罩在地球上空的各个高压、低压系统,不断移动、增强或减弱,带来了不同时间的阴晴雨雪天气。长时间尺度看,大气环流在一年四季中呈现一定规律,但如果出现异常,极端天气就有可能产生。

  “气候变暖会加剧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改变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形势,是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重要背景。”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说。因此,气候变化并不直接导致极端天气的发生,但加强了其触发条件,可谓背后“看不见的手”。

  随着气候变暖加剧,我国高温天气呈现出首发日期提前、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影响范围变广、综合强度增强的特点。伴随着温度升高,大气中持水量增加,极端强降水发生的风险也在增大,并且这将成为我们长期面对的现实。巢清尘说,根据最新的气候模式结果分析,预计到2050年我国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呈现发生更频繁、影响更广泛、极端性更凸显的趋势,极端高温、干旱、强降雨等事件趋多趋强。宜树立底线思维,早做应对。\大公报记者李紫妍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