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免责情形******
❶原始记录证明承担项目的单位和科技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的。
❷对“里程碑式”“赛马式”项目未通过考核的。
❸对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前瞻性颠覆性未来性高风险技术进行经费资助或风险投资,符合规定条件、标准和程序,但资助项目未达到预期效果的。
❹因不可抗拒因素致使科技计划项目不能继续或不能完成研究开发内容和目标的。
❺因技术路线选择不当导致难以完成预定目标的。
❻因不可预见因素,科技计划项目研发的关键技术已由他人公开,致使本研究开发工作成为不必要的。
❼因不可预见因素,科技计划项目研发取得了目标产品,但由于市场变化进一步产业化应用没有意义的。
❽因探索使用新机制、新方法、新模式、新技术导致的科研创新无法实施和难以完成的。
❾按照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有关规定,可以认定的其他情形。
资料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
大公报记者毛丽娟整理
观念转变/“特种兵”慢下来 追求沉浸式体验******
图:近年来,内地年轻人更加重视旅行体验和“松弛感”。图为浙江安吉原野西溪露营地,游人在河岸乘凉。/受访者供图
曾经,“特种兵”是不少年轻人旅行的主要风格,主打在短时间内打卡多个景点,而现在,这种“打卡式”的旅行方式正在被抛弃。据中国青年报社发布的《2025中国青年旅游观察报告》显示,沉浸式“慢游”(55.3%)和“自由行”(52.3%)是更受年轻人喜欢的旅游方式。
“我不想要那么累了,走马观花看似很满足,实际让我觉得很空虚很焦虑,我并没有真正放松,去品味那些美景美食。”“05后”的李同学坦言,自己曾经很热衷于“特种兵旅游”,用周末暴走一座陌生城市都是常有的事情,“但现在我觉得,哪怕一两天的时间只花在1至2个景点也很好,我想沉下心去了解当地的风景与文化,在旅行中汲取令内心平静的力量。”
在《2025中国青年旅游观察报告》还显示,旅行中,对年轻人最有吸引力的是历史古蹟(57.2%),其他还有自然风光(53.1%)、网红打卡地(46.2%)、特色美食(45.1%),42.1%的受访青年还会被非遗或民俗活动所吸引。Z世代正在引领一场旅游方式的革新浪潮,他们以“快节奏中的慢体验”为理念,重塑着文旅消费的新格局。